
作者:赵心放
吕雉(公元前241-180年),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,史称吕后。刘邦去世后,她开始执掌朝政。她先是罢免了汉高帝临终前定下的相国接班人王陵,任命陈平和审食其为丞相,随后陆续杀掉了刘氏三个诸侯王,并削减刘氏诸侯王子孙一脉的封地,大力扶持吕家势力,历代不少人认为,其作法硬是卑劣残忍,用罄竹难书形容不为过!
笔者坚持这样的观点。评价历史人物,必须要历史地全面地进行分析,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不是吗?前面所述的卑劣残忍作法,肯定是吕后干的无疑,但我们也要看到,是她坚持与匈奴继续保持友好和亲关系,一如既往地坚持执行刘邦的“休养生息”政策,不断增强国力,为以后的“文景之治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可以这样说,西汉王朝的发展壮大,离不开吕后的这一系列努力。
图片
下面,讲讲她如何忍辱负重与匈奴继续保持友好和亲关系的故事。刘邦去世后,朝中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死了不少,可以说一个女人辅助一位小皇帝来治理国家,显得那么软弱乏力。相反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强力统治下,日趋强盛。
这么多年来,西汉与匈奴和亲,成为了既定方针,但匈奴的态度却照样率性而为,时不时地照样侵犯西汉的边境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哦,实力不行的西汉只有忍气吞声。谁想到,匈奴得寸进尺了。惠帝二年(前193年),冒顿不接受西汉送女子去和亲了,反而送来一封给吕后的信。信中说自己虽然是一方霸主,但终日寂寞难耐,吕后是大汉的主人,也孤独一人,干脆结秦晋之好。说白了冒顿想把吕后娶作媳妇儿。
按照吕后的女强人脾性,肯定首先斩掉来使,然后发兵剿杀匈奴。对于这么一件大事,吕后沉住气,不擅作主张,按规矩走流程,召集大外臣们廷议。当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,有认为是奇耻大辱的,必须派兵征剿;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,待以后强盛了再说。
在大事面前,吕后有大海一般的胸怀,经过认真思考,去信一封,说自己人老珠黄,侍候不了大王,大王不要听人瞎吹,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好,你真的见了我,会被吓死的。请大王见谅......除了送去这么一封谦卑的信外,还有车子、马匹等丰厚礼物。
吕后的这番举动,将冒顿收拾得服服帖帖,和亲照样进行,两家照样交好。如果吕后贸然发兵问罪,国贫兵弱的西汉肯定打不过匈奴,还有以后的“文景之治”吗?中国历史可能都会被改写!
图片
吕后在与匈奴继续保持友好和亲的同时,在处理内政方面,依然按照刘邦在位时的政策和用人制度行事,继续推行“休养生息”的国策,重视农业生产,又有节制地调整经商政策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废除徭役和赋税等一系列苛政措施后,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,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,稳定民心,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。鼓励发展生产的措施,不仅包括对农业生产的支持,还涵盖了对手工业的促进,为后来的初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西汉的铁犁牛耕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,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
在推行税收制度改革,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方面,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税率、简化税收程序等,有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,同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。
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,吕后尊崇文化,下令广泛收集大量古代文化经典,汇成西汉文化的精髓,她还广征人才,最大程度地促进文化发展。这种文化政策对经济也有间接的促进作用,因为它提升了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氛围。
吕后执政时期可能还延续了以前的土地制度改革,如均田制,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生产资料,提高了生产积极性。这一政策有助于增加农业产出,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。
公元前180年,中国第一位掌权皇后吕后病逝,与汉高祖刘邦合葬一陵。此后外戚集团和皇族集团矛盾激化,诸族被杀,皇族胜利。
图片
【作者简介】作者赵心放,笔名赵式,重庆市南岸区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pg电子哪里玩破解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